河西镇:灾后生产抢收忙 护住集体经济“希望的田野”
走进才堂村,远远看到一身泥泞的胡海英迎了过来,“都将近40天了,淤泥还没干,也顾不得啥了这两天我们天天都抹着一身泥回家,好在只有最后5亩地了,胜利就在眼前!”胡海英笑着展示近10天的收割“成果”,“本来今年玉米收成会很好,但是9月4日那场大暴雨,让50多亩玉米地惨遭淤泥,导致收割机进玉米地困难,只能靠人工收割、运送,大大增加收割难度、时间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我们村‘两委’决定带头抢收玉米,这块青储玉米可是我们村集体经济的‘希望田野’,无论多难都要想尽办法保收成!”
有了党支部的带领和村干部的带头,村里在家的党员群众纷纷响应,加入收割队伍,有的捆绑玉米秆,有的人机配合加快收割进程……
“我们才堂村以前村集体经济没有收入来源,在这个女书记的带领下,流转了50亩土地,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益161.5万元,今年全县农牧业工作会上还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马有才说道。“我们都打心底里佩服胡书记,当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这次看着全是淤泥的玉米地,我们都犯怵了,是她坚定地说一定要保收成,这样的果敢和坚毅,给了我们足够的信心!”
正是这位全镇唯一的女书记,在她的带领下,才堂村从以前的软弱涣散村,走向了致富道路。胡海英为才堂村争取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实施居住条件改善建设项目等。
泥淤的玉米地里农机操作员正熟练地驾驶着玉米联合收割机,但由于今年被泥淤的玉米地就近50亩,收割机进地困难,只能慢慢“挪动”,村集体合作社务工人员艰难地穿梭在玉米田间。不仅是白天,夜晚也在加紧赶工,胡海英始终在玉米地中指导,推进收割进程。
胡海英说:这大概是我活了半辈子最难忘的国庆了,从1号开始我们村‘两委’ 组织了近6名党员、9名群众、3名脱贫户,在淤泥的玉米地中艰难开展收割工作。由于泥淤面积较大,我们收割机进不去就利用人工加班加点地收割,今年的暴雨加大了收割难度,但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也是因为灾情才体验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我们村通过‘村集体+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在传统的农业基础上,大力发展饲料玉米种植。今年的亩产量平均达到6吨,相较于去年亩产提高了1000斤,村集体收入高达20余万元……“从村集体合作社种植玉米开始,我就在这里务工,对于我们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这样的机会非常好,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在这里我每天能有150元工资……”面对硕大的玉米棒子,才堂村脱贫户马有四夫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面对眼前的困难,胡书记丝毫没有动摇带领全村致富的信心,“下一步,我们要大力推进优种优选,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增加群众收入,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真正实现‘建一个合作社、带动一方群众’的目标。”胡海英坚定地说道。
望着身后刚收割完的田埂,胡海英坚毅的背影显得尤为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