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牧镇:全力做好防汛抢险救灾工作
雨情就是号角,汛情就是命令。8月以来,常牧镇各村(社区)不同程度出现极端降雨天气、洪涝地质灾害等险情,防汛形势复杂严峻。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党委部署要求,全镇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展现了责任与担当。在暴雨中,他们成为了最美的逆行者,与时间竞赛,与恶劣天气抗争,以确保防汛救灾工作的全面胜利。他们的努力圆满交上了一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汛救灾工作答卷。
靠前指挥,科学决策显担当。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防汛救灾行动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汛情发生的第一时间,镇党政班子成员就及时深入苟后扎、上兰角、却加等受灾村实地查看雨情水情,研判形势、分析局面,压实各方责任,对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健全完善应对突发状况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分工,压实防汛责任,建立上下联动机制,班子成员带头靠前指挥,镇村网格员和党员志愿者全部深入村社,突出道路、桥梁等重点部位的安全管理,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准备,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坚决果断转移受灾区域和风险地区人员,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镇400余名党员干部听从号令,勇当抢险救灾“排头兵”,累计开展巡查摸排21次,走访群众180余户,排查风险隐患28处,发放防洪袋2000余个,坚决守好防汛安全“责任田”。
干群齐心,协同作战显力量。全镇上下围绕“排查在前、处置在前、防范在前”的工作思路,逐村逐户对灾情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了解农作物受灾面积、受灾人数、经济损失及防汛救灾工作开展情况,现场指导乡村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在受损道路、河道边、落石地段设立警示牌,针对排查中发现的其它安全隐患,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同时,积极衔接保险公司对农户受灾粮食作物和受损房屋进行现场查看,确保受灾群众保险理赔到位,把自然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截至目前,灾害造成我镇15个村不同程度受灾。累计损毁、堵塞道路12065米,堵塞、损毁桥梁18座,180亩玉米农作物、340亩林地、24300米草林地网围栏受灾损坏。已出动镇村干部180余人次,挖掘机6台,道路清淤8900米,渠道清淤2600米,合力帮助恢复群众的生活生产秩序。
“如果不是这么多党员干部来帮忙,道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畅通,真的太感谢大家了。”常牧镇的受灾群众纷纷说道。
防患未然,未雨绸缪显作为。当前,汛期尚未结束,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常牧镇将时刻紧绷防汛“安全弦”,组织各村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和预警情况,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确保带班、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全时段保持通信畅通,保障相关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和处置。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各村通讯群等转发预警信息,向村民宣传安全避险知识,全力做到预警信息传达到村、到户、到人,切实当好群众的“撑伞人”;线下提前组织人员对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竖立好防溺水指示牌,扎牢安全围栏,树立应急竹竿,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各项工作。同时,针对受损道路、便桥等,镇党委、政府积极衔接县应急管理局、县交通运输局等单位,多方筹措资金,组织党员群众、志愿者共同参与到恢复建设中,有序有力推进灾后复产重建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筑起了牢不可破的“红色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