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镇:党建“搭台”旅游“唱戏”
河阴镇党委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宜居宜业小镇”的发展思路,通过“党委领航、支部领路、党员领头”,以高质量党建促旅游发展,努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助推乡村振兴。
党委领航,依托优势促整合,引人进村。镇党委坚持把“党建+旅游”作为提升党组织在乡村旅游中的引领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有效载体来抓,落实主体责任,强化统筹推进,积极构建“大党建、大旅游”发展格局。以黄河文化旅游季为契机,依托辖区旅游资源,红柳滩村实施冬油菜种植,亲子乐园,精品民宿,户外垂钓等项目,打造吃住行为一体的旅游示范点。大史家村利用光荣历史展览馆等红色资源,辐射带动周边村社积极发展农家乐、家庭宾馆等产业,有效带动部分群众增收致富。张家沟村结合农副产品加工车间项目,挖掘传统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旅游,积极动员“能工巧匠”发展刺绣等文旅产品,并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销售,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
支部领路,借农兴旅促发展,留人住村。依托旅游资源优势,把党组织建在乡村旅游产业链上,推行“党支部+乡村旅游+农户”模式,发展特色农家乐、民宿,探索“旅游+康养”“旅游+文化“旅游+农业”等新业态,打造黄河沿岸景观线、梨花桃花油菜花观赏、户外踏青、休闲垂钓、特色农家菜、精品民宿等吃住行为一体的乡旅模式。打造网红背景墙、网红路标、网红大道等多个打卡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增设农耕体验、亲子互动、田园采摘等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旅游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充分利用红色村史馆、党员示范采摘基地、家风家教教育基地等阵地资源,建立“红色驿站”,组织老党员等讲红色故事、讲身边榜样,打造党员群众身边的“红色景点课堂”。实行支部书记代言、干部带头、党员助力的方式,通过抖音、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等新媒介,宣传乡村体验式旅游等活动,为本地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品“代言”,拓宽群众增收渠道,激发乡村旅游新动能。
党员领头,整治环境优服务,诱人游村。坚持以“党员优服务、游客更满意”为出发点,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旅游景点、游客服务场所、民宿等个体经营业户的35名党员自觉佩戴党员徽章上岗,设立“党员示范经营户”标识牌,亮明党员身份,主动为游客服务。建设移动公厕1个,投放垃圾桶100余个,设立党员服务站5个,随时为游客提供服务。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0支200余人,为游客提供服务300余次,让“有困难找党员”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扎实推进网格化治理模式,持续开展日常巡逻排查,在旅游景点构建起“守点、巡线、防片、管面”的安全防控网络,设置安全指示牌20个,保证游客安全。将乡村旅游和人居环境改善有机融合,实行“支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双带”模式,开启村庄“美颜”模式,明确责任区域和责任人,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现从“干部干群众看”到“带动群众一起干”的转变,不断促进河阴镇“干部队伍美、人居环境美、群众心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