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椒绿果红采收忙

2024-04-07 08:57:52 青海日报 点击:[] 字体:

1

辣椒长势喜人。

2

辣椒种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本报记者 洪玉杰 摄

岁月不负追梦人,最是春忙最动人。

一场春雨后,高原上的风吹来,让人感到一阵冷凉,但风信里传递出的春天的消息已经将黄河两岸点缀出些许“绿意”。

4月1日,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城出发,赶往河西镇加洛苏合村百蔬园的途中,一条平坦大道掩映在一行行树木中,一排排白墙红瓦的农家向前延伸,不一会儿,加洛苏合村百蔬园一栋栋淡蓝色的大棚映入眼帘,整齐划一,很是抢眼。

挑开棉帘,走进大棚,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垄垄翠绿的辣椒长势旺盛,一个个鲜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加洛苏合村的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收,并将辣椒分拣、搬运、过磅……

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如何让土地集中流转,再抱团发展特色产业,这一次我们在加洛苏合村找到了答案。

土地是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最主要生产要素。在黄河的滋养下,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贵德不断促进“菜篮子”工程建设提质增效,形成了“草畜结合、农牧联动、立体高效”的循环农牧业发展模式。

刚出大棚,便碰见百蔬园负责人樊新兴。“河西镇的气候和土壤都比较适合发展蔬菜种植产业,青海百蔬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来,以每亩(一亩≈0.66公顷)750元的价格流转了河西镇加洛苏合村和尕让乡亦扎石村10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圣女果等精细蔬菜,日产蔬菜2万多千克。基地用工最多的时候有150至200人,每年用于发放工钱近130余万元。”樊新兴说。

基地负责人安永钧算了一笔账:“目前,辣椒市场价格每千克5.0-6.5元,预计每亩地可产辣椒1000千克左右,去除人工等费用,每亩地种植的辣椒年利润可达10000元。我们的辣椒有固定的客户和市场,销路不愁。”

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辣椒产业,加洛苏合村百蔬园逐步形成了企业育苗收购、合作社种植、农户参与的辣椒产业格局,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都是附近村的,在这儿的主要工作就是育苗定植、掉线、打秧子、浇水、采摘,这些活儿几乎没有难度,干起来得心应手。一年有3万元左右的收入,还能照顾家里,挺不错的。”工人杨占杰笑着说。

眼下,大棚基地迎来辣椒丰收,工人们忙着采摘、装袋、搬运,将一袋袋采摘好的辣椒分拣打包,销往各地。“早上6点就开始采摘了,西宁的蔬菜商户预定了5000千克,我们赶早多摘些。”务工的村民黄昌花说。

“这里离家近,来这里采摘辣椒,方便照顾家庭,工资现结,每天都有活干。”西山湾村民蔡占根一边摘着辣椒一边说。每到采收季节,像他这样到基地务工的村民有百余人。辣椒种植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收入,也给周边村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让大家照顾家庭和务工增收“两不误”。

采用“一棚多季、一年多收”的“轮作”模式,百蔬园发展很快,从2014年的147栋大棚,增加到现在的377栋大棚,从刚开始单一品种发展到现在的辣椒、西红柿、圣女果、菜花等多品种种植,实现了各类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循环种植,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让农民增收是关键。近年来,以河西镇为例,贵德把产业富民作为发展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促进冷凉蔬菜“上规模、创特色,打品牌、创效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换挡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