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动真碰硬小水电问题整改 坚决护航尕让河生态安全
12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拉脊山隧道口距离贵德县城约五十公里的尕让河边,只见河道里的几股水流一路畅通奔向下游。因为被水阻拦,无法过河,隔着河道,看到正对面就是银星四级水电站原来设置的取水口的位置,目前这个取水口已被砂石填平。而在这个取水口下游不远处,银星四级水电站原来厂房的主体建筑也已被拆除,只剩下一栋类似仓库的房子。
随后,记者又来到位于尕让乡政府附近的桥头水电站,只见施工现场散落堆放着几台拆下来的发电机、输电线路等设备,还有两台挖掘机正在轮番作业开展其余相关附着物基础拆除工作。
12月8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公开通报5个典型案例,青海一些地方存在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流于形式、部分河流连通性受到阻隔等问题。其中包括作为黄河一级支流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尕让河,年平均流量不足1立方米/秒,但尕让乡约10公里河段内分布有7座引水式小水电站,平均装机容量不足150千瓦。
“典型案例通报以来,贵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落实青海省、海南州主要领导指示批示精神,牢牢抓住生态流量这个‘牛鼻子’,以最快速度、最严标准,动真碰硬推进问题整改落实,压紧压实责任链条、统筹推进标本兼治,力促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赢得了群众的关心支持。截至12月20日下午18时,尕让河流域银星四级、庆旺、鼎盛、福民、福民二级、常兴、桥头7座小水电站已全部完成发电设施拆除工作。此外,东河、农春河流域水电站规范整治工作推进有序,永盛、甘家两座水电站正在开展拆除工作。”贵德县委副书记、县长萨尔娜介绍说。
据了解,典型案例通报后,海南州、贵德县分别成立以两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典型案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州县工作专班合署办公;贵德县把小水电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尕让河流域7个小水电站,及时传达青海省、海南州有关会议精神,全面掌握小水电站业主诉求,积极开展思想引导工作。同时,对小水电站问题实行包保责任制,贵德县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尕让乡党委政府及6个村“两委”班子密切配合、协同发力,迅速推进了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引导小水电站业主积极主动配合,全面排查化解隐患。
“在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推进过程中,及时成立资产核查组、动员协调组、工程拆迁组,逐一入户开展谈心交流、消除思想顾虑、引导自愿退出。此外,为扎实做好拆除期间的安全工作,相关部门积极协助企业,委托专业队伍配合开展发电机、输电线路等设备的移除工作,有力有效防范了各类风险隐患。”萨尔娜说。
据悉,目前贵德县已制定退出类“一站一策”方案12个。注重在水利监管体制机制层面补弱项、堵漏洞。同时,贵德县深刻认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政治体检”“重点督政”的重大意义,及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并以最坚定的态度、最扎实的举措抓好问题整改,邀请省水利水电勘察规划设计院专家组对尕让河流域进行踏勘、提供专业指导,目前正在逐步推进流域治理前期工作。